新中国成立之初,饱经战乱的中华大地百废待兴,新疆地区同样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挑战。1949 年 9 月,新疆和平解放,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当时的新疆经济以农牧业为主,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落后,人民生活困苦。为巩固边防、加快发展,减轻当地政府和各族人民的经济负担,驻新疆人民解放军迅速投入到生产建设之中。
1954 年 10 月 7 日,这是一个注定被历史铭记的日子。中央政府命令驻新疆人民解放军第二、第六军大部,第五军大部,第二十二兵团全部,集体就地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 “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 ,开启了新中国屯垦戍边历史伟业的新篇章。从此,这些英勇的战士们放下手中的武器,拿起生产工具,从战斗英雄转变为建设先锋,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
在那艰苦的岁月里,老一辈兵团人面临着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们住的是地窝子,一种在地下挖出的简陋居所,四面透风,夏热冬寒;吃的是粗粮野菜,常常食不果腹。但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在戈壁荒滩上开荒造田、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没有机械,就用人力拉犁;没有工具,就自己动手制作。他们用双手和汗水,在沙漠边缘筑起了一道道绿色的长城,将荒漠变成了绿洲。
“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 这句豪迈的话语,正是兵团人光辉历程的真实写照。他们继承和发扬了南泥湾精神,在新疆的大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在自然环境恶劣的边境沿线,兵团人建立起了一个个农牧团场,逐步形成了规模化的农业生产体系。同时,他们还积极发展工业、交通、建筑、商业等产业,为新疆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生:砥砺奋进,多元发展谱新篇
时光荏苒,如今的新疆建设兵团已发展成为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的重要力量,在这片土地上续写着辉煌的篇章。
在经济领域,兵团已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服务业协同发展的多元化产业格局。农业方面,凭借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规模化经营模式,兵团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花、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创新膜下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兵团建成全国最大的节水灌溉基地 ,相关技术不仅在国内广泛应用,还输出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创新粮棉等作物 “干播湿出” 栽培技术,为盐碱地治理提供了实践路径和技术支撑;库尔勒香梨无人机授粉技术的应用,大幅提高了作业时效。截至 2023 年,兵团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 1592 万亩,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 95.8%,棉花全程机械化率 98.6%,主要农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基本实现全覆盖,化肥利用率、残膜回收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工业上,兵团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围绕七大主导产业和 21 条重点产业链,兵团大力推进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成立了铝基、碳基、新能源、乳制品等 9 家产业创新研究院和 1 家兵团农机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兵团也取得了显著突破,如新疆天鹅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六行自走式打包采棉机,93% 的零部件实现国产化,产品畅销国内 20 多个省份,并远销国际市场。
服务业方面,随着兵团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现代物流、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服务业蓬勃发展。各师市积极打造商业综合体、物流园区,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促进了服务业的繁荣。同时,兵团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推出了多条红色旅游线路和特色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进一步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兵团始终牢记维稳戍边的使命,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兵团不断加强自身军事力量建设,完善民兵体系,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兵团民兵平时参与生产建设,战时能够迅速投入战斗,成为维护边疆稳定的重要武装力量。另一方面,兵团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开展反恐维稳工作,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作联动,形成了党政军警兵民合力强边固防的良好局面。在反恐维稳斗争中,兵团民兵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兵团始终坚持 “三个离不开” 思想,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兵团职工与当地各族群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融合,共同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在生产生活中,兵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技术培训、产业扶持等方式,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增进了各族群众之间的感情和信任。同时,兵团还注重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民族团结之花在天山南北绽放得更加绚烂。
未来:乘势而上,昂首迈向新征程
展望未来,新疆建设兵团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 “一带一路” 倡议的深入推进,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兵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 “一带一路” 倡议的广阔蓝图中,兵团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兵团与中亚、西亚等地区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在农业、能源、制造业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通过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兵团不仅拓展了自身的市场空间,也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例如,兵团积极推动跨境电商发展,搭建了多个跨境电商平台,促进了商品的进出口贸易;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物流合作,开通了多条中欧班列线路,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科技创新将成为兵团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了加快产业升级,兵团将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端科技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农业领域,继续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智能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在工业领域,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
同时,兵团也将继续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深入推进兵地融合发展。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通过加强兵地之间的产业协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强文化交流,增进各族群众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在民生改善方面,兵团将持续加大投入,提高职工群众的生活水平。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职工群众。同时,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团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业增效、职工增收、团场繁荣。
当然,兵团未来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等。但凭借着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及在长期发展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雄厚实力,兵团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挑战,战胜一切困难。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新疆建设兵团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从艰苦创业的昨天,到蓬勃发展的今天,再到充满希望的明天,兵团人始终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用热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赞歌。未来,兵团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在祖国的西北边陲铸就新的辉煌!
配资网站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